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有八位南曲名妓,因曲艺精湛、博才多学、姿色美艳,故称“秦淮八艳”,也叫“金陵八绝”。这八艳分别是: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马湘兰、寇白门、陈圆圆。;)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在辛弃疾的《贺新郎》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她在读了这首诗后,便自号“如是”,至此众人便称她柳如是。
柳如是是明清换代之际的歌妓,自幼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境贫穷,从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再长大一点后就沦落青楼,改名柳隐,从此往来于江浙金陵的风尘之中。
清军入关时,眼见要攻到南京城了,柳如是劝钱谦益效仿屈原投水以身殉国。钱谦益同意了,可等到日上三竿再到夕阳西下,钱谦益摸了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柳如是见此,奋身跳入湖中,毫无惧意,后来被人救起。
1664年钱氏去世,族人欲夺其家产,柳如是为保护钱家家产,用自尽方法吓跑族人,后来族人虽被吓跑,但一代才女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柳如是死后被葬在虞山佛水山庄。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号青莲,她时因为仰慕李白而起的名和字。董小宛钟灵毓秀、神姿艳绝,为秦淮第一风流人物,人称“针神曲圣”。正所谓:
樱桃小嘴细柳腰,声若莺啼惹人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侠肝义胆李香君
李香君的出名要感谢孔尚任的《桃花扇》,虽然在戏曲上有艺术加工,但对李香君的事迹还是比较写实。
李香君爱慕侯方域,也喜欢他的气节,她支持侯方域投奔史可法参与抗清斗争。为此她散尽积蓄,闭门谢客,一直等着侯方域回来娶她。
直到后来,李香君为了逃避清军,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终于病倒。在弥留之时,她挣扎的摆脱卞玉京剪下自己的一缕青丝,用红绫包好,再绑在那把视若生命的桃花扇上,让卞玉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
“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顾横波,熟读文史,善于诗词,才貌双全,被成为“南曲第一”。清余怀的《板桥杂记》记载:
“顾横波,庄研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顾横波当时嫁给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龙鼎孽,虽然婚后夫妻和谐,但从未忘了名族大义,龙鼎孽想殉国,顾横波拿了绳子准备和他一起上吊自尽。但没想到龙鼎孽不想死了,反而逢人便说“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龙鼎孽的胆小自私气的顾横波气结。
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绘画娴熟,落笔有神,“一落笔尽十余纸”,绘画上她更喜欢画兰花。她原本喜欢才子吴梅村,想要嫁给他,但吴梅村却降清出仕,卞玉京见此便瞧不起吴梅村的围绕。从此后便断了与他的联系,再后来卞玉京就出家当了道士,了却凡生。
才华横溢马湘兰
寇氏到金陵后,人称女侠:“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迟暮,嗟红豆飘零。”由来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又会导金陵,最后流落乐籍而死。
倾国名妓陈圆圆
历史上秦淮八艳虽然是风尘女子,但她们的气节却不输于当时的任何一个男子,她们虽然身份低微,可在琴棋书画、古今通史上也不逊当朝士子,以至于慕名拜访的人除了她们的美色外,还因她们的才学技艺。
秦淮八绝中每个人都在历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或被载入史册、或被编入戏曲流传至今。相信如果她们不是流落烟花风尘之地,以她们的才华出仕入朝不在话下,只可惜“恨不是男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