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解除三下乡误区
说到三下乡,可能很多人觉得自己知道,但真的问起来,却又不知所云了。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这个自不必说,但是有一些参加活动的同学其实本质上来说是不太理解三下乡。
误区一:三下乡的活动范围
三下乡的初衷是加强党民和群民关系等,因此活动范围一般来说只限于乡镇,并且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范围仅限于国家级贫困县内的乡镇了。
;)
误区二:三下乡的活动性质
并不是所有公益活动都能算作三下乡,三下乡也不是泛化的志愿活动。严格意义上来讲,在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或者城市街区宣讲等等,不算事三下乡活动。
误区三:三下乡的参与者范围
三下乡并不是大学生的专属,大中专等院校也包括在内;各文化科技卫生每年暑假也要进行下乡活动;一些领导更要借三下乡考察乡镇发展状况,与农村加强沟通,进行战略部署。
误区四:三下乡的活动目的
在多至二十天的活动时间内,让实践地发生明显变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时间过程中传播的是思想和技术,就相关领域在时间地的情况进行了解,将发现的问题上报,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