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儿童”指的是小孩。
经历种种情思,总归是乡愁最为动容,也终归是乡愁最能撩人心头,挥散不去,乱人心怀。 于是年龄越长,越是迫切的想要回去,想要抛却多年浪荡在外的狼狈、世俗、与不堪,想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去,于是“近乡情更怯。”于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那么这里的“儿童”应当是小孩还是幼时的玩伴呢?在我看来,古诗词中的“儿童”大都指的是小孩。例如: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还有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中的诗句“所以这里的"儿童”自然指的是小孩。诗人带着满身的沧桑,满身的疲倦,穿越了战火的硝烟,只是为了回去。于是在村头碰见嬉戏的儿童,一个个是那样的欢乐,让诗人一下子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自己也曾是这些村头嬉戏的儿童中的一份子书啊,自己曾在年少踌躇之时想过要做家乡的不二臣。而今思绪再次回笼,物是人非,只有这满眼稚嫩的小孩询问他这个年过半百的白发老人“客人何处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