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跨越角色的年龄和时代才叫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技吧?为什么必须将演员的实际年龄放在首要放大关注度呢?不是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演技吗?难道这不会成为扼杀或限制好作品的因素吗?演员的演技很大部分是需要他们本身的阅历,心智水平,心境把握的灵活度相应辅助才能成就一个经典角色的。像小时候看刘晓庆的武则天,她演少女时代时我还真看不出来有一点违和感,甚至以我当时儿童的眼光里,脸圆圆,眼睛圆圆的,有点Baby face,比李嘉欣还漂亮呢。还有从小看tvb的电视剧,他们的很多演员,好多部戏都有份演,按现在的人说的,串演严重。但看多了之后,我作为观众会直接忽略这一点点的美中不足,反而更多地关注整个剧情(这直接反映编剧的水平,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背后有没有用心地做功课,尤其是职场剧),演员的演技,对角色的揣摩程度。不同的戏,每个演员、编剧是否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毫无发光点?如果一个演员,他的演技好到让我直接忽略掉、甚至忘记掉他之前在另一部戏中给过我的深刻印象,并在我当时看的那部戏里让我发现他通过角色对各式各样的人性有更深刻的演绎,那我觉得他(她)收获影视市场绝对是实至名归!也正是这一次次通过不同戏份、不同角色的煅造,才成就一个个影视帝后。导演、编剧、美术指导、音效、特效、摄影和剪辑、动作设计等等也是同理。这样跑到国际上才有市场竞争力。中国市场虽大,但世界市场更广阔!他们不妨把志气和眼光放得更高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