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研一,刚刚入科,科里一线的住院医,算上我,一共就五个人。因为是新来什么的都不会,所以肯定就是跟在师兄后面一起值一线班,于是就是三天一值。由于我周末两天都要上课,不能排班,所以基本上我就是五天值三个班,要不是一、三、五,要不就是一二、四或一、三四这样有两天连值的,和老总没啥区别。而且耳鼻喉是外科,是没有下夜班一说的,也就是说我最长是连续在医院工作接近70小时。 到了我终于可以单独值班了,以为这样就可以轻松一点,结果新来的住院医熬不住走了一个,我师兄又去轮科了,所以依然是五天三个班。我另外的两个小伙伴,总是问我什么时候上完课可以周末值班,因为他们有整整半年都没有完整地双休过了。 到了后来,我课程结束了,可以参加周末排班了,就又到过年了。春节放假算上年廿九,一共8天,三个人值班就是2+3+3。我刚好是中间的班,连值三天。整整三天都待在科室,看不到外面的日夜变化。后来终于下班了,走出户外时竟有一种时间已过千年的不真实感。 我们医院耳鼻喉一线值班,除了要看病房,还要负责看急诊和急会诊。病房一般比较平稳。急诊就是要主要看人品。一般规律是,晚饭后,卡鱼刺的就来了;再晚一点,到了十点十一点,小孩耳朵疼的也来了。有人值班是急诊急会诊停不下来,也有人是连个卡鱼刺的都没有。所以说自从读了研,我深刻体会到了人品守恒定律和日常迷信的重要性。而另一个因素则是急诊分诊台的护士。我遇到过非常不靠谱的,患者明明没有急诊指征但也给挂号的,比如之前体检发现有鼻窦炎但平时没啥症状的趁着今天有时间就来急诊开检查复查的,有小孩掏耳朵掏破了但家长为了不耽误小孩上学所以一直拖到放假才来看急诊的(亲生的,妥妥的)。一方面分诊护士是不熟悉业务(有一部分是实习同学),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和患者起争执。记得我们已经无数次跟他们反映过相关问题,结果就是他们直接让患者上来找我们问这样的情况能不能看急诊......真的,我服了.... 急会诊,最常见都是ICU里面鼻出血的患者。这应该是本院二值医生才有资格去看的,但老师们一般都会让我们自己处理。 辛苦久了也慢慢习惯了,可一旦和别人比较就心里有落差。后来去外面轮科,遇到人家一个星期才值一个班的,而且可以下夜班的,有补休的,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科里是如此变态反人性。记得在ICU,有个同学和别人掉了班,就变成了要连值两天。结果带教就说不能这样连值因为人会受不了的,听完以后觉得眼眶有点发热。 不喜欢值班,不想值班,这是无可厚非的,确实很累。也并非所有医院各个科室都要值夜班。然而在i规培和轮转期间,夜班是少不了的。就看自己能不能熬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