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征性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还会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等。
根据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每10万人中有就有1700患者。50岁之前的人患病较少,平均患病年龄约为60岁。同时,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
帕金森对人体的伤害较大,故应积极预防,那有效措施包括哪些方面呢?
1.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害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
2.中老年人应加强身体锻炼,比如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保健操等,以延缓大脑衰老;还可以经常进行手指活动,如用手指旋转核桃、绘画、用毛笔写字、雕刻工艺品等,已达到促进脑细胞活动状态,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还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便可预防帕金森。
3.防止脑动脉硬化,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如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喝酒、多吃蔬菜及水果等,均可预防帕金森。
4.其他措施:中老年人应避免或减少服用可诱发震颤的药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等。若不得不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服药;适量饮用咖啡,也可降低震颤发病率。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积极的做好帕金森的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很多,因为帕金森是很容易复发的,所以患者不仅是在饮食上还是作息上都要多加的注意,不要使疾病复发,给治疗增加难度。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