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作为中国先秦最重要古籍,这部书的创作者不详,现代学者认为该书的创作年代较长,创作人员也并非一人。下面给大家看看几张《山海经》的动物、神灵的图像,就可以发现《山海经》的创作者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山海经》和《诗经》的创作与传播基本一样,都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由具有经验的创作人员对流传故事、歌谣等的加工处理,因此也就有着非常多的独立章节,不同故事的内容也不一样、包罗万象。
特别《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古书》,一方面其中记载了很多的山川地理、奇珍异兽,另一方面也包括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这些与古代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那么从这些内容来看,可以将《山海经》看作类似的小人书,如《唐人传奇》、《七侠五义》。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涵盖了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自然知识。那么大家看《山海经》,要秉持着一种什么思想来看呢?
这里建议将《山海经》,当做了解古代自然、地理、民俗等知识的小册子,也可以将《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与现代的动物进行一一对应,你会发现《山海经》也没有写得那么神。
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